近日,新邵县迎光乡大坻村书记罗科玲大清早就来到舜赐茶基地,和大坻种养专业合作社员工一起给移栽不久的新苗施加牛粪。“牛粪和猪粪虽然都是有机肥,但牛粪偏凉性,对舜赐茶的生长更有利,对土壤的改善效果也更好。”罗科玲俨然半个专家。
舜赐茶种植基地。(新邵县委宣传部 供图)
位于新邵县西北边陲的大坻村,平均海拔800多米,山多地少,且多为沙性土壤,农作物收成偏低,村民只能靠外出务工补贴家用,曾被列为全省深度贫困村。
2018年3月,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工作队入驻该村后,发现村里土壤虽为沙性,但富含锌、硒、镁等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茶树生长,便从永州市引进了一种不一样的茶——舜赐茶。这种茶口感甘甜,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但不能施化肥、洒农药,只能使用有机肥。
2019年,村里相继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新邵县舜赐茶生物科技公司,采取“基地+农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流转旱土、荒土400亩种植舜赐茶,并投资230余万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钢结构生产厂房,实现舜赐茶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村里还专门从新疆引进一家养牛专业户长期养牛100余头,确保舜赐茶基地肥料充足。
合作社和村民建立了种植、收购、加工关系,以每斤7.5元的价格将村民采摘的新鲜茶叶进行收购,确保村民受益。有些村民则以土地入股分红的利益连接机制,让村民尝到了舜赐茶产业所带来的甜头。村民李红强原长期在外务工,收入低,家庭负担重。2019年,他筹资5万元承包土地15亩用于种植舜赐茶,并套种药用牡丹、金银花,仅2020年销售收入就达2万余元。该村也于当年底退出贫困村序列。
截至目前,该村舜赐茶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每年可产新鲜茶叶16000余斤,干茶叶4000余斤,年产值达48万余元,为80余人提供基地管理、采摘茶叶、移栽新苗等就业岗位。
“我家有5分土地种植了茶树,每年茶叶收入8000多块钱,比种田划算多了。”说起自家的舜赐茶,村民罗从田非常满意。
据了解,舜赐茶在清明节前后便可进行第一次采摘,一年可采摘4至5次,比其他茶叶产量高,且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罗科玲表示,基地准备听从县农业农村局种植技术指导员的建议,将以舜赐茶特有的食疗作用进行新产品研发,进一步拓宽茶叶用途,并将扩建种植面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新邵县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山区生态茶种植,以茶兴业、以茶惠农,先后推出了迎光乡大坻村的舜赐茶、巨口铺镇的宝庆桂丁茶、坪上小河村的野生茶等知名品种,并多次邀请技术专家对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进行技术指导,健全建强绿色产业链。据统计,全县目前共有茶园面积8500余亩,年产茶叶45吨,年产值800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添力赋能。(通讯员 何雯、唐文峰、陈楚奇)
【中国茶诗网-新闻评论】
然而,新邵县并未因此止步。他们明白,要想在茶叶产业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就必须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因此,新邵县决定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先进的茶叶种植、加工技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新邵县还积极打造茶叶品牌,通过举办茶叶文化节、茶叶品鉴会等活动,提升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们还将茶叶与当地的旅游文化相结合,推出茶旅融合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进一步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在市场拓展方面,新邵县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他们不仅在国内各大城市设立了茶叶销售网点,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将新邵县的优质茶叶推向世界。通过参加国际茶叶博览会、建立跨境电商平台等方式,新邵县的茶叶逐渐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如今的新邵县,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变成了全国知名的茶叶之乡。茶叶产业不仅为新邵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新邵县将继续坚持以茶兴业、以茶惠农的发展理念,推动茶叶产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