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代表作《题西林壁》深度赏析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苏轼称它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是讲说理诗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还必须具备形象的描绘、生动的叙述、精炼含蓄的语言。

题西林壁古诗便是苏轼的诗词代表作之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文学家苏轼不仅跟我们一样看到了雄奇秀丽的景色,还写下了这两句意味深长的哲理,传诵千年。

题西林壁古诗是苏轼游庐山时所作,庐山有七处山岭,从这里往东边蔓延,地形千变万化,观察的视角也随之不同。苏轼在游览庐山时,忽然觉得庐山的真面目是不可捉摸的,横着看像是一条长岭,侧着看像是孤立的山峰,不同的角度各不相同。

然而,仅仅止于此吗?当时的苏轼已经48岁,他经历了与王安石的矛盾、乌台诗案,阅尽朝廷和江湖风云,也遍尝了人世沧桑。他带着这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受来看山,人生的多变与不测契合着庐山多变的地形,社会阅历让观赏山水的眼光更为深入,让人生的感叹更加形象具体。

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常会有局限于某一处的情况,未能着眼于全局,所以把握不住客观事物的本质。这一切不都是因为我们“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庐山真面目”的结果吗?这种种人生境遇与游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