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维的千古名诗《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深度赏析

盛唐诗有许多佳作表现日常的人情礼俗,它们存在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存在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里…..这些诗作往往从诗人的个人感叹出发,却写出了人人心中共有的那一份感情,人们往往会被诗意所感染和打动。

诗人王维写这首《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时只有十七岁,从山西蒲州小乡村到繁华都市长安已经两年了,他苦苦寻找发展的机会无果,依旧是个孤苦落寞的无业游民。天凉了,一个人躲在屋里哆哆嗦嗦地坚持;生病了,一个人躺在床上痛苦地支撑;过节了,一个人趴在窗前默默地流泪。在亲人团聚的重阳佳节,他看着窗外的热闹和喧嚣,孤苦无依的生活更让他想起了远在家乡的兄弟亲人,思乡之苦让他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小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中“山东”是指王维的家乡山西蒲州,因处在华山之东,故称为“山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长安城的百姓都佩戴上了茱萸,有的站在家门口等着亲人归来,有的则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热闹的街道和节日的气氛让王维感觉到漂泊在外的孤独。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把王维他乡作客的孤独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王维在长安求取功名时,结交的多是达官贵人,见尽了长安城的繁华,但他仍然感到孤孑一人身处繁华都市茫茫人海的孤独。这种思乡之情平常不一定显露出来,但一遇到万家团聚的佳节,就会爆发出来,即诗中所谓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情感体验,可是从来没有人像王维这样平实而准确地表达出来过,它最能表现出客中思乡的情感,成为游子思乡念亲的名言,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没有插茱萸,没有菊花酒,更没有兄弟相伴,王维一个人登上了一座小山。在山的最高处,他朝着家乡的方向静静坐下来,用一种想象的方式,遥想远在家乡的兄弟们今天也在登高,人人身上都戴上了茱萸,却发现唯独少了一位兄弟,就是诗人自己。王维巧妙地构思,用家乡亲人兄弟对他的思念,反观出他对亲友的深深眷恋。伤感和思乡之情跃然纸上,让人回味无尽。

虽然王维抒发的是个人情感,但是读着读着,也唤起了我们对传统节日的一些感慨。从这些古诗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在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和精彩的生活画面。

(王维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拼音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