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臣陶澍茶诗《咏安化茶》(2)赏析_关于湖南安化黑茶的古诗

安化地灵人杰,从安化茶乡孕育出的名人,对安化茶更有至深的、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深情。下面茶诗网带您欣赏一首安化名臣陶澍赞美安化黑茶清代茶诗

《咏安化茶》(2)
清·陶澍
芙蓉插霞标,香炉渺云阙。
自我来京华,久与此山别。
尚忆茶始犁,时维六七月。
山民历悬崖,挥汗走蹩薛。
培根阅冬初,摘叶及春发。
冻雷一夜鸣,蓓蕾颖欲脱,
是名雨前香,采之日一撮。
未几渐蒙茸,卓立针抽铁。
是名谷雨尖,香气弥勃勃。
毛尖如鹤毳,挨尖类雀舌。
黄茶号晚出,味厚亦非劣。
方其摘取时,篮筐遍山巴。
晨穿苦雾深,晚焙新火烈。
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
谁知盘中茶,多有户上血。
我本山中人,言之遂凄切。

《咏安化茶》(2)注释译文
1.安化:地名,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
2.霞标:指红色的挺立之物。
3.云阙:指为云雾掩映的宫阙,指月宫。
4.京华:国家的首都。
5.蹩:跛,扭伤了脚腕子。
6.春发:春天发芽。
7.蓓蕾:含苞未放的花。
8.蒙茸:蓬松,杂乱的样子。
9.鹤毳:鹤的羽毛。
10.雀舌:茶叶外形,长得像雀舌一样的茶叶。
11.焙:烘焙茶叶。
12.凄切:形容非常凄惨哀伤。

《咏安化茶》(2)赏析

诗中主要写安化名茶及生产情况和诗人对茶农辛勤的体恤。诗中讲到安化当年的名茶,除了云腴碧,还有雨前香、谷雨茶、毛尖、挨尖及黄茶等。

诗人自来京师,就长久的跟故乡山水离别了,喝着家乡的茶,不禁想起关于此茶的种种,山民历尽艰辛培育好茶,有所谓雨前香者,这种茶香气勃勃,应该是早出的绿茶。还有一种黄茶(可能就是后来的黑茶),比较晚出,滋味浓厚。

有这么好的茶,可茶农依旧困苦,早起摘茶,雾浓遮眼十分不便,晚上烹制,烈火难耐。茶农辛苦操劳,好茶却要卖给商人补贴家用,种茶人喝的确是最差的茶。”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此言深痛惊心!

作者陶澍简介

陶澍(shù)(1779年—1839年),字子霖,一字子云,号云汀、髯樵。湖南安化人,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

陶澍的家乡安化小淹。在资水沿岸,到处都是茶山、茶树、茶园;育茶、采茶、制茶是当地茶农的主要劳动。陶澍从小就和茶叶打交道,他对茶区的生产、生活了解深刻,在他的文集中有许多描述少年时采茶、制茶、品茶的情节和体验茶农生活的诗。陶澍对推动安化黑茶和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