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雪绿,属不发酵的绿茶累,产于云南大理苍山山麓,洱海之滨,由下关茶厂精制加工而成,此茶品质优异,属我国绿茶之精品。下面茶诗网带您赏析一首关于苍山雪绿品茶的诗句。
《感通寺寒泉亭记》
明·刘维
点苍山末有荡山,荡山之中曰感通寺,
寺旁有泉,清冽可饮。
泉之旁树茶,计其初植时不下百年之物。
自有此山即有此泉,有此泉即有此茶。
采茶汲泉烹啜之数百年矣,
而茶法卒未谙焉。相传茶水并煎,
水熟则浑,而茶味已失。
遂与众友,躬诣泉所,
并嘱印光取水,
发火,拈茶如法烹饪而饮之。
水之清冽虽热不解其初,
而茶之气味则馥馥袭人,
有隽永之余趣矣。
《感通寺寒泉亭记》注释译文
(1)清冽:澄清而寒冷。
(2)可饮:可直接饮用。
(3)树茶:种植茶树。
(4)初植:种植的时间。
(5)汲泉:从泉中打水上来。
(6)烹啜:烹煮而啜饮。
(7)谙:精通。
(8)茶水并煎:煮茶,将茶放于水中一起煮。
(9)躬诣:谦逊恭谨。
(10)拈茶:用手捏茶。
(11)不解其初:诗中指泉水并没有因为加热而损耗半分品质。
(12)馥馥:形容香气很浓。
(13)隽永: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14)余趣:无穷的乐趣。
《叶榆令许思舫衙斋试茶》赏析
明代是茶饮从煮饮向冲泡过渡且饮茶风尚更为普及的时期,亦是吃茶方法由唐代的饼茶、宋代的团茶改为炒青条形散茶的阶段,吃茶方式从将茶碾成细末煮饮,较之后来慢慢转变为把散茶直接放入壶或盏内的方式,应该还遗留有一段烹煮的过渡期。
公元1573年,李元阳翰林和巡按刘维建寒泉亭并教授寺僧印光“取水,发火,拈茶”等烹茶之法,关于品茶的心境诗句《感通寺寒泉亭记》。刘维所记“茶水并煎,水熟则浑,而茶味已失。”指的应是水未沸即投茶同煮。至“水熟”,煎煮时间过长,茶汤自然浑浊,影响观感,口感上也失去茶叶的鲜爽。不过这样的烹茶方法确实是在云南民间、尤其是大理一代流行过的“蒙舍蛮”的吃茶遗风。
作者刘维简介
刘维在明万历年间任云南巡按。在公元1573年于感通寺寒泉亭写下这首《感通寺寒泉亭记》的品茶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