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茶诗80首之《月兔茶》赏析

茶诗发展至宋代,首屈一指的人物自然是苏轼。苏轼对茶一往情深,一生写过茶诗数以百计,经典之作颇多。下面茶诗网带您赏析一首苏轼描写品茶的精美句子

《月兔茶》
北宋·苏轼
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月兔茶》茶诗注释
(1)环非环:环,玉器。说月兔团茶像环而不是环。
(2)玦非玦:玦,开了缺口的玉环。这里说开了缺口的月兔团茶像玦而不是玦。
(3)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迷糊。
(4)玉兔:诗中指住在天宫中的玉兔。
(5)一似:很像。
(6)佳人:才貌双全的女子。
(7)裙上月:指佳人挂在裙子上的似圆月的玉器。
(8)君不见: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词语,你没看见那……
(9)茶诗网:古今中外茶诗茶词交流第一平台。
(10)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
(11)小团:精致的团茶,指宋代作为贡品的精制茶叶。
(12)双衔凤带:双凤共衔图案绣的绶带。
(13)鸾:传说凤凰一类的鸟。

《月兔茶》茶诗翻译

这是一首关于茶的优雅诗句,茶诗的大致意思是:如月兔般的团茶,像环又不像环;开了口的团茶像玦而又不是玦,在玉环的中间好像有一个玉兔般跳来跳去。

这一饼月兔茶很像是美丽女子裙子上的玉器光彩动人,天上的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周而复始。月兔茶被去掉一块煮茶喝,就何时何月都再也不能重圆了。

你没有看见斗茶的公子们不忍心拆开斗这个小团茶,茶的上面用双凤共衔图案绣的绶带绑着,非常的精致。

《月兔茶》茶诗赏析

“月兔茶”是宋代团茶中的一种名茶,产于四川彭水县南。《月兔茶》这首茶词极力描写月兔茶的美好和珍贵,像环像玦,更似“佳人裙上月”天上的月缺了还会圆,但是月兔茶缺了一角则永远不能重圆,因此十分珍爱它。就连贵家公子斗茶时,也不忍心用它斗;除了上述原因外,更因为上面有一双嘴衔绶带得鸾凤鸟,这可是夫妻恩爱的象征啊!

(精致小巧的龙凤团茶)

说到北苑龙凤茶,诗人们大多喻之为一轮明月,也有喻之为玉,方形的是“(方)圭”(或作“珪”),圆形的是“(苍)璧”。正如北宋诗人黄庭坚在《满庭芳·茶》词所说:“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诗人郭祥正亦有《招孜佑二长老尝茶二首》诗云:“软玉裁成饼,轻云散作花。”南宋诗人王洋《尝新茶》诗云:“商人远处抱圭璧,千里来从建溪侧。”玉的比喻,既描绘了龙团凤饼的形状,也显示了它的质优和珍贵。

独具匠心的是苏东坡,他把龙团凤饼中的小凤茶比作环和玦。他写的《月兔茶》诗,第一句就是“环非环,玦非玦。”意思是小凤团茶像环又不是环,像玦又不是玦(茶诗网http://www.teapoems.com)。什么是环与玦呢?环是圆形封闭、中间有孔的玉,玦是圆形而有缺口的玉。一般来说,古人常利用环与玦的谐音,作为“还”与“绝”的隐语。《荀子·大略》说:“绝人以玦,反绝为环。”

苏东坡在这首诗中主要进行写实的比喻,但也含有谐音的修辞,使其含义十分奥妙。环状的团茶,要烹煮,就必须“磨圭碎璧”,自然就缺了,由环变成玦。这种情况与月的阴晴圆缺又同又不同,月团缺了还会圆,团茶缺了就无法“还”,何年也圆不了。于是爱茶人对团茶产生了另一种心情:“不忍斗小团”。原因是“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鸾即凤凰)。恰好黄庭坚有几个句子可作注脚:“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零。”(《品令·茶词》)别棒打凤凰两处飞呵!但怜惜归怜惜,茶还是要喝的,所以玦非玦,不能与之“绝”。

《月兔茶》创作背景

《月兔茶》约作于宋英宗熙宁六年(1073年)春。是时,苏轼在太常博士直史馆杭州通守任上。在品尝春天头纲月兔茶时而作。

苏轼与黄庭坚的关系

(大宋才子黄庭坚石像)

宋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考中进士,任汝州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认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

黄庭坚诗作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生前与苏轼其名,并称“苏黄”。黄庭坚与苏轼只相差八岁,二人交谊师友之间。从黄庭坚流传至今的行帮手札墨迹看,其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等,都明显表现出苏轼书法的特征,甚至有些夸张强调,唯嫌生涩,未有苏书圃熟也。而黄庭坚以禅悟书当与苏轼互为影响。如苏轼《祷雨帖》,笔意极似黄庭坚,特别是其末尾数字,从容娴雅,行笔松缓,几若黄庭坚代笔。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

版权归茶诗网所有,任何形式转载,均需注明版权与本文链接http://www.teapoems.com/song/3993,违者必究!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