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茶诗80首之《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析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词风格基调是清雄奔放,有简淡绝俗之美感,他在创作时特别注意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调和,互相渗透。下面茶诗网带您赏析一首苏轼描写年华易逝的诗词。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北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注释
(1)蕲水:古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
(2)清泉寺:寺名,位于湖北省浠水县东南15里石岗村南。寺东有泉水,出自石壁间,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
(3)兰溪:水名,位于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地处长江北岸。
(4)兰芽:指溪边的野花野草都已发芽。
(5)浸:泡在水中。
(6)净无泥:没有泥巴。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7)潇潇:拟声词,这里形容雨声。
(8)暮雨:傍晚的雨。宋·柳永《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9)茶诗网:古今中外茶诗交流第一平台。
(10)子规:鸟名,布谷鸟,也称杜鹃鸟。
(11)谁道:谁说。
(12)无再少:无再少:不能回到青春年少的时代。
(13)尚能:尚且能够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14)白发:指老年人。
(15)唱黄鸡:感叹时光流逝,因黄鸡能报晓,故用以代时光流逝。

《浣溪沙》翻译

这首浣溪沙苏轼诗词,通过诗句的细致描写,劝大家不要感叹时光流逝,而自伤衰老。古诗的大致意思是:去游览蕲水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然而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的时候,空自感伤时光流逝。

《浣溪沙》赏析1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蹭蹬,但是他本人确实乐天达性,风流旷逸。他看到门前的流水向西流去,不由得有此感慨。是说人生需要自己把握,大可“老夫聊发少年狂”,亦是人生之乐的境界。

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布谷鸟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着《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整首浣溪沙苏轼诗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作者这时已是48岁的人了,旧时已是接近所谓“知天命”之年,而且又闻“萧萧暮雨子规啼”,羁旅之情,应当是沉郁的,但清明的山水给了他一个好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忽见泉水西流,就激发起作者的不悲白发、虽失意而仍想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来。于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妙句就这样诞生了。

《浣溪沙》赏析2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

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整首浣溪沙苏轼诗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

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浣溪沙》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苏轼诗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葬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版权归茶诗网所有,任何形式转载,均需注明版权与本文链接http://www.teapoems.com/song/4050,违者必究!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