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茶诗80首之《试院煎茶》赏析

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的特色,除平民阶层兴起之外,另一重点就是知识分子人格典型的树立。以下为苏轼《试院煎茶》一首,是宋代极负赞誉的茶诗,亦可作为表现文人风格的例证。

《试院煎茶》
宋·苏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峨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情相随。
不用撑肠挂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试院煎茶》注释译文
(1)试院:考试的场所。
(2)蟹眼:比喻水初沸时泛起的小气泡。
(3)鱼眼:指水烧开时冒出的状如鱼眼大小的气泡。此处的“鱼眼”大小的气泡,要比“蟹眼”偏大,说明更加沸腾了。
(4)飕飕:风吹松林的声音,形容水沸声。
(5)松风:指煮煎茶用的松风炉,此炉为茶圣陆羽发明,在古人茶心中,是煮茶最好的炉灶。

(6)细珠:磨茶时茶叶的粉末、白毫纷纷落下。
(7)飞雪:倒在碗里的茶汤旋转着,上面飘着白色的饽沫。
(8)银瓶:银制煎水汤瓶,点茶的用具。
(9)汤瓶以金者为上,银者次,故问为什么说“银瓶”点茶为第二呢?
(10)李生:指李约。温庭筠《采茶录》说“李约性能辨茶,常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11)活火:指明火,有火苗的火,指肉眼可见之火。
(12)新泉:新鲜的泉水。
(13)潞公:即文彦博,北宋大臣,封潞国公。西蜀:泛指四川省。
(14)定州:今湖北定县。宋时的定州窑烧的瓷器,异常珍贵。
(15)苦饥:饥饿磨难。
(16)分无:即无缘。玉碗捧蛾眉:即“蛾眉捧玉碗。”蛾眉,代指美女。意为美女奉茶。
(17)峨眉:山名,指四川的峨眉山。
(18)公家:指官长。
(19)砖炉:烧炭火的炉子;石铫:一种有柄、有嘴的煮水器。
(20)铫:煮开水熬东西用的器具。
(21)撑肠拄腹:腹中饱满,比喻纳受得多。文字五千卷:借用卢仝的《七碗茶》诗句:“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不需有满腹的学问,只要有一瓯好茶,能吃饱睡足就好了。

《试院煎茶》赏析

这首关于煮茶的诗句由一个寒冷的冬夜写起,鸣风、飞雪,然後才写到银瓶,最後才是炉火旁的作者慨然叹道:未识古人煎水意。伟大的诗人总能将自己的生命与历史和世界相连。

苏东坡写茶却不限於茶,他联想到李约为了远来的朋友亲自煎茶,北宋名臣文彦博为了老友而拿出珍藏的茶具,这些都是人情之中、爱茶之人的表现,至温至厚的点点滴滴。而他作为一个饥寒交迫的诗人,便从知识之中,深刻的意会到自己的生命有孤独与不孤独的两面。

苏东坡在自身不如意的遭遇中,认知到千古悠悠、不如意者成千上万;从小处看,他是一个孤独者,但从大处看,他与无数的孤独者一同处於历史洪流中,并非形单影只。更何况,他还有朋友!往昔,他有相濡以沫的知交,在未来也可能结识心灵上的同伴,他想到朋友间的真情相待,便感到不必自囚於苦闷的监牢。

鸣风飞雪是人世所恒有,失意人恒在,友谊亦恒存,苏东坡的诗实际上是无数人生命中所必须经历的时刻。苏子之诗向来脍炙人口,此其因之一。

诗中贯串时空距离的,不是别的,只是一捧热茶。热茶是非常简单的东西,但它可以消解复杂的痛苦,让一言难尽的滋味冲入愁肠,化为淡淡馨香。这正是回忆。正是寻常人世,千万珍重。

从苏东坡这首关于茶的诗句中,我们亦可感受到煮茶如做人。茶应该恰到好处地掌握火候,人也应该恰如其分地掌握火候。茶的品格,不是十分的强烈,但也不是那么怯弱;不是十分的浓酽,但也不是那么无味。人的品格,自然也应该不温不火,不急不徐,进取而不保守;积极而不躁急。茶是我们的闲暇之趣,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