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茶诗80首之《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赏析

宋代诗词文人好茶成风,我们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更是嗜之尤深。在北宋文坛上,与茶结缘的文人不可悉数,但是没有一位能像苏东坡那样对品茶、烹茶、种茶等茶事在行,对茶史、茶功也颇有研究,还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文学作品。下面茶诗网带您赏析一首苏东坡描写品茶心境的诗句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北宋·苏轼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嗅香嚼味本非别,透纸自觉光炯炯。
粃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
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
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

茶诗注释
(1)酽茶:浓茶。
(2)示病:即示疾。佛家语。高僧得病,皆曰示疾。
(3)维摩:维摩诘,我国古代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萨,
(4)在家:佛家语,在俗之人,与“出家”相对。
(5)灵运:天命;时运。
(6)何须:犹何必,何用。
(7)魏帝:即为魏文帝曹丕,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
(8)一丸药:诗中指长生不老药。
(9)茶诗网:古今中外茶诗交流第一平台。
(10)且尽:用尽,诗中指喝完,饮完。
(11)卢仝七碗茶:典故出自茶仙卢仝的茶诗《七碗茶》。

(12)粃糠:读音[bǐ kāng],瘪谷和米糠。喻琐碎、无用之物。
(13)团凤:团茶的一种,又称凤团。
(14)小龙:团茶的另一种称呼,指小龙团。
(15)日注:茶叶名字,指日铸雪芽,绿茶中的名品,产于浙江省绍兴县东南会稽山的日铸岭。宋代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草茶盛於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
(16)双井:茶叶名字,指双井茶,北宋时期贡茶,产于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家乡江西修水杭口乡。
(17)佳客:嘉宾;贵客。
(18)权幸:指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奸佞之人。
(19)怒生:蓬勃生长。
(20)瘿:读音[yǐng],中医指多因郁怒忧思过度,气郁痰凝血瘀结于颈部,或生活在山区与水中缺碘有关的病。

茶诗翻译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品茶论道的诗句。苏轼的一生,足迹遍及各地,从峨眉之巅到钱塘之滨,从宋辽边陲到岭南海滨。长期的贬谪生活,为他提供了品尝各地名茶的机会,也让他在沉苦之时保有一腔向上飞扬的胸襟,在贬谪之境不失敏锐乐观的人生态度,正因如此,他的生命之茶才能不间断地泡出诗意的芳香。

“一丸药”的典故出自魏文帝曹丕的《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赐我一丸药,光辉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说明魏文帝求长生不老药。

“卢仝七碗茶”在古代很多诗词文人的作品中有广泛的引用,如北宋苏轼的《汲江煎茶》、元代陈梦庚的《武夷茶》、北宋黄庭坚的《满庭芳·茶》、清代王家宾的《绿雪芽茶》、现代何道瑜的《苦也乐也》等。包括近两年茶艺才女王琼老师编写的“申时茶会”解说词,都是根据卢仝的《七碗茶诗》为引所写。

“团凤友小龙”指团茶,团茶是产生于宋代的一种小茶饼,,古人将鲜茶熏蒸软化之后,紧压成圆形,称为团茶,和近代的茶饼相似。团茶始制于丁谓任福建官员之时,专供宫廷饮用。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印盘龙者称“龙团”或龙茶、盘龙茶、龙焙、小团龙;印凤者称“凤团”或凤饼、小凤团等。制作工艺上经过了最初的加香料到后来不加香料的历史演变过程。团茶须煎饮之。

茶诗创作背景

这首苏轼茶诗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时任杭州知州时所创作。这是苏轼第二次[第一次在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在杭州做官,这时的他已经是一位老者。年龄越大的苏轼,对茶的喜爱程度更高。我们从诗中可看出,他在遍游佛寺时,一天喝了七盏浓茶,兴致勃勃,把自己比作维摩菩萨,又比作谢康乐,并说饮了茶,药也不用吃了。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苏东坡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宋代大文豪,豪放派主要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