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茶诗80首之《舟次浮石》《留题显圣寺》赏析

“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900多年前的诗篇镌刻在南康区浮石乡窝坑村,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这首《舟次浮石》是北宋文豪苏东坡探访老友时,在赣州浮石即兴所作。下面茶诗网带您赏析这首关于品茶悠闲的诗句

《舟次浮石》
又名《留题显圣寺》
北宋·苏轼
渺渺疏林集晚鸦,孤村烟火梵王家。
幽人自种千头橘,远客来寻百结花。
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
只疑归梦西南去,翠竹江村绕白沙。

《舟次浮石》茶诗注释
(1)舟次:行船途中,船上。
(2)浮石:乡镇名,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的西南部。
(3)显圣寺:寺庙名字,位于赣州南康的浮石山之上。
(4)渺渺:形容悠远;久远。
(5)疏林:稀疏的林木。
(6)晚鸦:在黄昏后,乌鸦成群结队归巢。
(7)梵王:泛指此界诸天之王。
(8)梵王家:指寺庙。

(9)幽人:幽隐之人;隐士。指幽居之士。
(10)茶诗网:古今中外茶诗交流第一平台。
(11)千头橘:千棵柑橘树。
(12)百结花:丁香花的别名。
(13)焦坑:地名,在显圣寺附近。所产之茶称为焦坑茶。
(14)闲试:闲来无事时品茶。
(15)归梦:归乡之梦。

《舟次浮石》茶诗翻译

这是一首关于煮茶的诗句,茶诗的大致意思是:傍晚时分,在不远处的几棵高大树干上,聚集了很多归巢的乌鸦,孤零的寺庙飘着淡淡的炊烟。隐居的高僧亲自种植了很多柑橘树,远方的客人来此处寻找着丁香花。这块浮石上的白霜融化成了晶莹的水珠,闲来无事品饮着在焦坑处摘来的雨前茶叶。

《舟次浮石》茶诗赏析

这首茶诗中,苏东坡所提到的茶叶名字为焦坑茶,宋代诗人周必大也曾为此茶写过赞美之诗作《次韵王少府送焦坑茶》。焦坑茶被誉为宋代江西四大名茶之一,深受诗词文人的青睐与认可。

江西赣州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之乡,近代知名的茶叶有陶氏云片、梅岭剑绿、高华山茶、盘古神茶、大沽白毫、阳天香芽、赤水仙毛尖、阳岭剑锋、小布岩茶、云台纤芽、武华云雾、高龙茶等。

“雨前茶”,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称雨前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清明前采摘的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舟次浮石》创作背景

公元1095年左右,苏东坡先生被贬广东惠州时曾来南康浮石看望老朋友田辟,坐船从梅岭(大余)顺流而下时,听说浮石山上有一位归隐的高僧元师,于是前去拜访。元师热情接待了苏东坡,还给他品尝了当地的一种好茶,名叫焦坑茶,这是离圣显寺不远的焦坑产的一种茶,是赣粤交界处的大庾岭特有的一种茶!于是就有了著名的诗词《舟次浮石》又名《留题显圣寺》。

在南康地区,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苏轼的传说,当地有个民俗,男方到女方家迎亲,花轿上会写好上联,空着下联让女家对,如果对不出,那就有失体面。苏轼游玩浮石时,有户人家正为此事着急。听说苏轼在田辟的陪同下游玩附近,便特意邀请他们过来应对对联。苏轼问上联写的是什么,乡人说是“新城何日旧”,并解释说“新城是男方家的地名”。苏轼略一思索,回答道“这有何难,你们的浮石便是巧对”,为其对上“浮石几时沉”。得对后,那户人家高高兴兴的发亲去了。今日的浮石早已不浮,但关于苏轼的传说依然流传。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中期最伟大、最全能的文学家。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宋代大文豪,豪放派主要代表。

苏轼的词代表作有《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中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蝶恋花·春景》月兔茶《念奴娇·赤壁怀古》行香子·茶词等。

苏轼的诗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寄周安孺茶》《赠刘景文》《题西林壁》汲江煎茶《海棠》《惠崇春江晚景》《和董传留别》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等。

版权归茶诗网所有,任何形式转载,均需注明版权与本文链接http://www.teapoems.com/song/4197,违者必究!

广告也精彩